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能源频道 > 西部新闻 >
分享

在山阳县高坝店镇,被群山环绕的黄土凸村里,藏着一种质朴却饱含自然韵味的饮品——柿叶茶。它不像龙井声名远扬,也没有普洱的醇厚陈香,却用质朴与独特的气息,让曾经宁静的乡村散发出独特的味道。

四月的山阳草木茂盛,鲜花争艳。走进黄土凸村的小洛峪沟,漫山的柿子树吐露新芽,这些柿子叶正是制作柿叶茶的原材料。山里的老人们头戴帽子、身挎竹篓走进柿子林,动作娴熟地采摘着嫩叶。

黄土凸村村民何银巧说:“以前,在家里没事了就来采茶,也能挣钱,一斤能卖20多元,每天能挣100多元。在这里干活,主要是离屋近,方便照顾屋里。”

采摘回来的柿叶,被平铺在竹匾上进行筛选,不是每一片叶子都能用来制茶,必须挑选那些完整且还未完全老去的嫩叶。柿子叶做茶,源自村民刘代筠的一次“无心插柳”。一开始,他只想着栽树赏景,没想到后来做成了柿子茶。

山阳县高坝店镇风雪山庄负责人刘代筠说:“一开始,我对柿子树情有独钟,当时想的比较简单,想着栽一些树,到了冬天或者秋天,满山红彤彤一片,那个景观肯定很美。柿子还可以做酒做柿饼,后来确实从药典上看到柿子叶的一些功效作用,我就想到做茶。”

真正赋予柿叶茶灵魂的,是炒制的过程。刘代筠从1996年开始,陆续用10多年时间将荒山栽满柿树,又在制茶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历经无数次尝试,终于研究出独特的制茶方法。

刘代筠说:“目前,我们做茶主要用的是野柿子叶,一没有施过肥,二没有打过药,三不参与人工管理,其实就是原生态的味道。方法是经过发酵处理,用铁观音的工艺,然后再用绿茶的杀青工艺,把两者有效结合。”

当有客人到访山村,热情的村民总会笑着问一句:“尝尝咱山里的柿叶茶?”滚烫的山泉水注入壶中,蜷缩的叶片在水中舒展,茶汤逐渐变成琥珀色,轻轻抿上一口,初入口时,是淡淡的苦涩,可这苦涩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萦绕在舌尖的回甘。

目前,黄土凸村柿叶茶年产量2000公斤,年产值突破300万元,带动40多户村民年均增收5000元。刘代筠又围绕茶主题建设了风雪山庄,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刘代筠说:“目前,我们有10多间客房,能接待30人住宿,同时可接待100多人就餐。这里有民宿体验、原味美食,可以进行休闲娱乐,还可以爬山、品茶。到我们风雪山庄,春迎柿芽香,夏有山风凉,秋来满山柿子红,冬有飞雪披银装。到这来,就是回归自然,还可以避暑、休闲、养生,体验田园生活。”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