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能源频道 > 西部新闻 >
分享

3月25日21时,陕煤集团韩城矿业公司桑树坪矿3315综采工作面传来捷报——121架综采支架全部安全精准落位。这个原计划25天完成的“咽喉工程”,在干部职工的昼夜奋战中提前9天收官,创造了综采设备下运新纪录。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中,桑树坪矿准备队、机运二队、综采队、掘进八队等基层区队协同合作,60余名干部职工以“抢”的意识、“拼”的劲头、“实”的作风,谱写了一曲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奋进之歌。

使命必达,迎难而上抢开局

综采支架作为煤矿开采的核心设备,每台重量达18吨,相当于6头成年大象的体重。作为矿井年度生产接续的关键工程,综采支架下运任务的提前完成将为全年原煤生产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这是对技术能力和战斗作风的双重考验,时间紧迫,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25天内完成121架综采支架的下运任务!”矿上下达了作战任务。

接到任务后,该矿生产准备队队长立即组织召开全队动员会:“我们有过20天下运123架综采支架的记录,这次121架综采支架的下运任务我们争取在20天内完成,大家有没有信心!”“有!”全队干部职工异口同声地回答。

随后,该矿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谋划,从综采队、掘进八队调来精兵强将,充实下运工作队伍。经过技术生产部室实际调研并与安装团队探讨,创新采用“模块化分解+多段平行作业”方案,将支架运输、组装、调试等工序精确到小时,16小时“两班倒”无缝衔接,首周6天即完成60架综采支架的下运任务。

智慧攻坚,技术创新破瓶颈

该队党支部书记张建章说:“从280大巷停车场到3315工作面,全长约2300米,此项工作受到了地质构造复杂、运输路线超长等不利因素影响。运输环节不出纰漏是保证此次下运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程,确保零失误不返工就是最大的效益。”他带领技术员及老工人一起研究综采支架运输过程中的难点,合理安排,精心组织。使用无极绳绞车向工作面运送综采支架时,面对运输巷道最大坡度达22°的“卡脖子”路段,技术团队自主研发“无极绳绞车+防跑车装置”组合系统,攻克大倾角运输难题,最多一天完成13架综采支架下运任务,打破了由他们保持的一天下运11架综采支架的全韩城矿业公司纪录。

党旗飘扬,先锋力量聚合力

党员突击队的红色袖标在2300米运输线上形成“流动党旗”。队长桑军连续多天穿梭在地面井下,日均行走超3万步;电工李新建、马增耀轮班坚守井下,负责运输线上8台绞车的检修维护,确保运输设备正常运转,在人员紧张的时候,他们又变身绞车司机;90后技术员缑以剑主动请缨组建“特勤组”,解决突发故障23次。整个支架下运期间,实现了“零失误、零轻伤、零事故”的目标。

生产准备队副队长杨建说:“此次下运工作从3月10日至3月25日,共计用时16天。最后的冲刺就是快速安装,我们将争取在4月中旬完成3315工作面的所有安装任务并实现正常生产,为全矿生产接续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场攻坚战的胜利,不仅为矿井稳产高产赢得宝贵时间,也再次验证了生产准备队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安装铁军。该队机电副队长赵冬冬说:“我在准备队已经干了二十年了,每一次极限挑战,都是对特别能战斗精神的最好传承!”

该矿矿长表示,这次综采支架下运不仅是速度的突破,更是管理效能的全面升级,我们将把这种“桑矿速度”复制到其他重点工程中。(姜爱文 张建章)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