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能源频道 > 西部新闻 >
分享

2024年以来,山阳县城关街道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三个年”活动,全面打赢打好“四提攻坚战”,经济社会实现追赶超越发展,十大亮点工作精彩纷呈。

一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高标准完成8个村(社区)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提升、1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拓优基层党群服务功能,发放“党群联心卡”5.6万份,完成“拆前台、建后台”便民服务室改造24处;创建6个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示范点,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五评五比五争当”擂台赛6次,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二是主题教育推进有力。

组织班子集体学习9次、专题研讨4次、村级党组织党员大会学习65次、院落会宣讲600余场次,为老党员上门送学360余人、流动党员邮寄“四个一”300余套,实现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开展专题培训50场次3000余人,统筹整改街村两级检视问题6类596个,为民办实事1000余件。

三是意识形态亮点纷呈。

创建市级文明社区2个,县级文明村(社区)4个;西河社区居民许根喜荣登“陕西好人榜”;先后在《中国网》、《陕西文明网》、《商洛日报》、《山阳宣传》等中省市县主流新闻媒体刊发各类新闻稿件300余篇(条),全面提升城关的对外形象和知名度,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凝聚强大正能量。

四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探索推行“三级联包、三色管理、三卡服务、三重奖励、三函提醒”五个三信访工作机制,接待群众来访216人次,下访回访152人次,调处初信初访26件,化解热点矛盾3起、积案2件,成功劝阻越级访6起,全年为市县重大项目建设观摩等活动安保维稳50余次。

五是产业发展再创佳绩。

全年发展小麦7600亩、薯类5920亩、油料作物种植600余亩,兑现粮食补贴4052户50.42万元、地力保护补贴8083户48.5万元、一次性粮食补贴7552户13.14万元。启动土桥村北湾田园农旅项目、伍竹片区民宿集群项目,完成土地流转等前期工作,同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全年招商引资2.5亿元。

六是巩固衔接成效显著。

用足用活政策红利,兑现产业到户奖补1515户98.08万元、“五小经济”奖补30万元、,县外务工交通补贴1144人40.22万元,发展中药材2000亩,新建肉兔、肉牛、生猪、林麝和梅花鹿养殖基地13个,改造闲置农房改造民宿11家,初步形成“山中有药果菌、川中有畜果游、城中有休闲商贸”的产业发展格局。

七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投入资金300万元,完成桃园、官坊等村(社区)通组路拓宽硬化6条9公里,唐坪等10个村(社区)人畜安全饮水项目272户916人,冯家湾等村(社区)等农网改造2000余户,伍竹园等村(社区)埋设污水管道7公里,改厕702户。

八是项目建设保障有力。

全力保障和丰阳光食用菌产业园、气站迁建、西十高铁等县域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征地、清表191亩,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亿元,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2024年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拉练先进集体”和“2024年全省项目观摩活动先进集体”。

九是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开发公益岗位就业128人,劳务输出2.2万人,医保参保率达到97%,收缴率位居全县第一,落实“七长”责任控辍保学,村级文化站点持续完善,开展文化汇演60余场次,联合县科教局成功举办全县首届社区运动会,退役军人服务站被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表彰为“标杆单位”、被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表彰为“‘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城关街办被商洛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表彰为商洛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单位,宏祥社区、西河社区被陕西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委员会命名为《陕西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西河社区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表彰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十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创新推行“干净城关”创建“三六五”工作法,常态化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城关街办“五干”举措推动“干净山阳”创建》宣传稿在市《干净商洛工作群》中获得市级领导肯定,丰东新区社区、丰西新城社区、西河社区被健康商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健康社区示范建设单位》、《健康社区示范建设样板单位》。

                                                                            (蔡铭 刘莹)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