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能源频道 > 西部新闻 >
分享
古郡商州,北有大荆。秦岭南麓,丹江源踪。蓝天白云,鹰凖凌空。群峰巍巍,郁郁葱葱。丘岭绵绵,皱縠浪涌。千古洪荒,荆棘丛生。狐兔出没,凫鹜欢鸣。花卉艳艳,苇叶青青。蝶飞翩翩,蜂鸣嗡嗡。人迹罕至,名曰大荆。
 
大荆四季,节序分明。阳春三月,风光烂漫,春鸟啾啾,慧芳艳艳。仲夏之际,茂林蓊鲜,草深泉冽,鹿鸣燕喃。金秋时节,菊笑嫣然,万山红叶,青春欲燃。岁寒隆冬,松涛轰鸣,雪飞霰挂,冰肌玉莹。冬去春来,窈窕倩影。岁岁年年,异彩纷呈。
 
大荆北望,危岭垂屏。层峦叠翠,绿染群峰。千刃之高,上接天庭,耸入碧落,牵手云影。其间,崖洞幽暗,异兽隐踪。古木葱郁,珍禽飞鸣。美美兮,壁翠峰青;潺潺兮,水泄泉鸣;飘飘兮,山浮云横;隐隐兮,雾锁高岭。巅峰奇观,常有揽胜:朝迎东方之旭阳兮,披霞云霓裳;暮镀西天之晚照兮,看金辉流光。深谷探奇,偶遇精灵,独入幽洞之静听兮,恰有大鲵欢唱;相携深潭之欢游兮,惊呼神龟弄浪。群峰如醉,紫光映射。异岭沉鼾,美人凝香。秀木倩竹,窈窕娥皇。神宁灵空,地老天荒。
 
嗟夫!人间佳景,惟吾大荆!
 
山中异谷,东西二峪①。蜿蜒数里,忽明忽暗。峡边,古藤盘绕,龙飞蟒窜,珍木参天,荫郁茂然;谷底,苔藓厥青,溪流潺潺,瀑潭频现,白石鱼欢。
 
薛坪瀑布,峡中奇景。瀑高数丈,飞白流影,素练垂悬,玉华飞英,下至成潭,雪浪翻涌,似真似幻,白马图腾,美丽传说,尽在此中。菩萨仙洞,绝壁洞开。钟乳奇石,千姿百态:有如菩萨,莲云而来;有如弥勒,笑口常开;有如竹笋,垂悬倒生;有如灵猴,挤眉转睛;犹如仙子,依依婷婷,千媚万态,因此传名。千年冬青,攀岩而生,树干粗壮,丈八有零,树冠婆娑,枝叶茂盛,一年四季,郁郁葱葱。高扒奇观,照壁飞石②,拔地而立,硕大奇雄,三丈见方,堂堂正正,势如滚落,倏忽悬停;险呼呼,时有疾飞倏滚訇然震耳不可阻挡之危然;固兮兮,长迎星光流转日月更替万年不动之巍然;坦荡荡,胸怀光明磊落洒脱无束赤胆刚正之浩然;美哉哉,犹如照壁仙人把玩奇山异域稀世罕有之超然!观呼其周,莽莽青山,峰高林密,万木葱鲜。山岚腾绕,乱云飞窜。林涛轰鸣,溪水浅浅。嗟乎!山中壮观,美彼北山!
 
大荆南览,满目画卷。川道开阔,沃野肥田,道路纵横,河流弯弯。极目远望,丘岭绵延,逶逶迤迤,浪涌涛翻;荆河如带,迂回蜿蜒,悠悠东去,十里八湾,飘过砚川,流经板桥,入仙鹅湖,万顷碧涛。沿河两岸,村郭序列,白墙青瓦,彼此相接;田陌纵横,秀树错落,杨柳依依,碧草晔晔。旭日初升,朝霞漫天,炊烟袅袅,鹤影翩翩;晚霞西染,余晖映射,牧笛声声,竹影倩倩;朗日时光,昊空蓝蓝,碧落万里,白云灿灿;夜幕降临,群星闪闪,银河遥遥,娇月弯弯。天上,星光灿烂;人间,灯火闪炼。山林幽寂,静听溪水淙淙;星月辉映,遥看河光明明;夜深人静,闲赏蛐唱虫鸣;遗世独立,笑眼云起风生。身临此际,不知人间天上;心空此境,不觉魂飞神飏!
 
人文大荆,历史悠久。史海寻迹,上朔夏商。史册厚重,典籍传详。夏朝内乱,遗腹少康③。丹江北上,避难大荆。落草降山,母子安宁。遁迹恓惶峪,藏匿太子寺。老臣相糜辅佐,推翻有穷氏东夷。整饬朝纲国维,成就夏朝中兴。建身后三百年帝业,圆夏禹世袭之皇梦。汉光祖刘秀④,王莽追赶。洛南入荆,几经风险。突破重围,夺得政权。光复汉室,一统江山。霸业终成,国泰民安。典故传说,遍及民间。
 
工农红军,几过大荆。战略转移,北出蓝天。播撒革命种子,点引星火燎燃。此间大荆男儿,数人投奔红军⑤。抗日烽火,席卷全国。荆地儿女,响应决绝。商州十八勇士,大荆男儿⑥冲前。投笔奔赴前线,长城淞沪抗战。国难英雄辈出,壮士不计其名。解放战争,凯歌振寰,大荆儿女,奋勇当先。抗美援朝出征,大荆勇士多名。五十年代,西藏平叛,大荆男儿,一马当先。新疆建设,屯垦戍边,大荆好汉,至今奋战。对越自卫烈士,滴血异域国殇。军事科技人才,无数少年率先。祖国各条战线,人人宏图大展。拳拳报国之赤胆兮,烈烈壮怀之豪唱;危危国难之召唤兮,赳赳赴死之疆场;保家卫国之义勇兮,个个中华之好儿郎;革命建设之伟业兮,人人奋勇当自强! 
 
大荆民风,积厚薄发。崇文重教,礼仪传家。民间文化,弥久继发。秦腔道情,大有名家。鼻祖桂冠,育民⑦独戴。唱红西安,三十年代。创易俗社,名扬西安。教导弟子,誉满梨园。
 
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大荆中学,业绩辉灿。六十余载,使命扛肩。精进自强,着眼发展。优秀学子,成千上万。各行各业,英杰涌现。紧跟时代,无私奉献。小学教育,蓬勃发展。荆小教研,几曾耀眼。全镇教育,均衡发展。校园建设,靓丽名片。
 
佛道合一,清明神山⑧。峭崖绝壁,巅峰危岩。青松郁郁,古柏苍苍。寺庙凌空,幽经曲上。清明庙会,历代传统。十里八乡,人如潮涌。大戏杂耍,此起彼兴。社火秧歌,引人入胜。大商小贩,争相助兴。一连数日,未艾方兴。求佛拜道,凡心灵空。儒佛道化,濡养心灵。遵纪守法,孝悌传宗。忠信爱国,一片痴情。
 
今之大荆,乘势发展。脱贫攻坚,成绩斐然。改革开放,稳步向前。各行各业,精英显现。发家致富,万众沸腾。大荆人民,创业圆梦。药材经商,遍及西北,业绩赫赫,大有富人。鸡猪牛羊,专业大户。发展林果,蔬菜种植。工业园区,经济之花。森佛落户,引领发达。区域经济,遥遥领先。光伏产业,科技大腕。药材菌类,融合发展。百业振兴,提速超赶。实体经济,优势大展。示范大棚,气势宏大。科学种植,技术发家。创新驱动,走在前沿。精准扶贫,移民搬迁。高楼林立,街衢毗连。商贾集市,繁荣一片。特色小吃,老道经典。饮食文化,独到天然。煎炸烘烤,美味百餐。糍粑饸饹,让人口馋。千年传承,手工挂面。古老月饼,屈指可点。
 
大荆未来,风光无限。山清水秀,纯美自然。十三五规划,宏图大展。特色社区,小康名片。招商引资,工业兴镇。科技引领,产业富镇。历史传承,文化强镇。生态文明,环境美镇。山美水美,争创名镇。荆河放歌,复兴盛宴。大荆儿女,笑迎明天! 

 

原文注释:
东西二峪:大荆的东峪、西峪。
文中:白马潭、菩萨洞、千年冬青、照壁石等皆属当地流传的西荆八大景之内容。
少康遗腹——少康(前2003--1983)元年丙午,在位21年。夏朝第8代帝王。夏帝相之子,母亲为有仍氏(今山东省微山县)人。他是相的遗腹子。相寒浞被迫自杀时,少康还没有出生。夏朝老臣靡带领本族鬲氏保护相妻仍氏缗逃出宫。仍氏缗身怀有孕坚决要为相安葬守灵。靡只能听命,随同来到相驾崩地附近黄山(今大荆镇黄山村),仍氏不久生下了少康,故此地称为“降山”(今黄山的一地方)。靡又怕少康出生被人得知,将少康母子藏于离降山30多里的深山中(今大荆镇油房村薛坪恓惶峪),孤儿寡母过着及其悲凉的日子。靡住在恓惶峪东边的半山沟,以种花为名(今大荆镇沙渠村丞相沟花园)保护少康。少康母子在恓惶峪、丞相沟守灵三年之久,后被寒浞两子闻知,继续追杀,仍氏缗携少康康逃到花园东边一沟里(今大荆镇岭子底村太子寺)的寺庙,被寺人保护长至少年,后随仍氏逃回娘家(今山东济宁市南)。文中“降山”、“恓惶峪”、“丞相沟”、“花园”、“太子寺”等地名皆因此而得名。少康长大成人后,与契的后裔虞氏女成婚。少康“有田一成 ,有众一族”,并在少时就积蓄力量,为复国做准备。在禹氏、鬲氏靡辅助下,联合随时舜氏、仍氏、契的后裔子氏,聚集遗夏的势力,打败后裔,消灭寒浞,恢复了夏政权,继任王位。少康在从小流亡中,接触到下民和奴隶的生活,深知农奴疾苦,逐启用   任夏朝“  正”发展农业畜牧业,开展“伏牛、牢猪、种麻、织纱”,解决农奴吃穿问题。启用靡为“礼仪大夫,”。为了感念母子避难之地,安排靡来幼时居住地大荆镇西荆岭子底村太子寺修了太子殿;在西荆街道北边修了瑶仙殿(解放后为西荊人民公社、乡、镇政府所在地)以纪念其母;在相崩驾地修了玉皇阁(今西荆村与牛斜两水之间的山头上。五十年代搬庙在李村建了西荆高小,今西荆九年制学校学校所在地。);改启修建的府廊阁为民间食物贸易之地,称万音市(现今大荆老街);并在启打猎扰民之地“免贡生息”。夏朝很快发展起来,史称“少康中兴”。 以上历史人物来源于《夏朝简史》,;“降山”、“恓惶峪”、“丞相沟”、“花园”、“太子寺”来源于当地民间传说。
 
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3月29日),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在与王莽的鏖战中转战商洛北出大荆。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年,史称“东汉”。参看《汉统一志》。
 
⑤  1934年11月年徐海东部其中红二十五军于长征途中创建以商洛为中心区域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坚持长达两年零四个月。西大荆多名进步青年,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投奔红军,加入共产党。曾有郭志献(原西荆黄山人,解放后曾任成都军分区司令员)、袁树虎(原西荆黄山人,革命烈士)、王明春(大荆砚川丁湾村人,高级干部)、王光(大荆后村人,高级干部)等无数革命先辈投身从戎,献身革命。
 
曹景文:大荆镇西荆南村潘沟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蒋金国在全国发起了十万青年从军,当时正在商州简师读书的曹敬文、商中读书的牛星辉、郭志哲、牛文育等人踊跃报名参军,加入杜律明部,奔赴抗日战场。曹后任杜律明部军需处主任,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随军撤退台湾。牛,即牛金星,原大荆镇西荆村牛斜人。在商县中学读书,1937年响应青年从军投笔从戎,曾担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1949年随军撤退时已任国民党某军团长。期间西荊黄山村的郭志哲(抗日战中任兰州空军机场地勤连长,后去台湾)。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两岸实现三通后,曹敬文、牛金星、郭志哲、李时珍(国民党某团长)行5人回国探亲,来到了朝思暮想阔别30多年故乡的怀抱,重返故土,寻迹少年踪迹。拜望了昔日的牛文育等同学及亲友,捐资五万元修建了西荆杨子房石拱桥,解决了几千年来每逢雨季西荆道路不通,与外界隔断的历史性困难。九十年代又回乡过一次,是年他们80多岁。这一年郭志哲留居国内,与原配及儿子生活,两千年终老故乡,享年九十多岁。曹敬文、牛金星等已为古人。
 
育民:指秦腔鼻祖苏育民。三意社创始人苏长泰三子,苏哲民之弟。祖籍西荆沙渠村老爷山下,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其父兄以唱“老笼戏”扬名商州。老笼戏是戏称,因当时条件落后,戏厢简单,出门唱戏时用牢笼盛着戏厢、乐器等用品,一行人担着到处演出。有一年从大荆演到洛南,华县,临潼,后被西安一爱好秦强的有钱人家看中,邀请西安,提供场地,支助演出,一举成名,置办戏厢,买地皮,修建了自己的剧院“三意社”。解放后易名“易俗社”,培养梨园弟子数名。是一位才华卓著,艺术超群的秦腔艺术大师,西安建有苏育民艺术纪念馆。参考《秦腔名人录》
 
清明山:即大荆清明山。南饮荆水,北依秦岭。历经数千年香火不断,沿革无数代道佛承传。地势险要,幽径崎岖,古柏参天,庙宇悬空。解放前山上有多座寺庙,每年有庙会,吸引商县、洛南、关中等地人员前来参加庙会、进行商品交易。破四旧立四新年代寺庙拆毁,神像砸碎,唯有无数棵松柏保存下来,至今堂堂正正,郁郁苍苍,散发着无限生机。他,她们像一群老人历经沧桑,痴情不改,默默地守卫者佛道灵神,昭示着天地造化。改革开放后,富裕的大荆人民,民间集资,重建寺庙,渐成今天规模。
 
即徐海东,徐海东(1900年6月17日-1970年3月25日),原名元清,湖北大悟县(原属黄陂县)人。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暴发。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各个派别之间矛盾迅速激化。亲日派何应钦乘机掌握国民党军事大权,准备发动大规模内战,调动兵力,向西安进逼。中共中央全面分析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经东北军、西北军、红军三方协商决定,调由红二十五军、二十六军等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由徐海东率领南下商洛,协同友军准备与国民党卫立煌第五集团军作战,保卫西安。《红色商洛》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