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能源频道 > 西部新闻 >
分享

陕西陕煤韩城矿业公司下峪口矿围绕“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规划,在打造绿色智慧本质安全型矿井、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征程上,通过推广科技攻关、建立多元平台、聚匠心匠力,拓宽人才培育新渠道,加快职工队伍素质提升,为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格局提供可靠保障。

下矿揭榜挂帅签约

推广科技攻关,燃创新热情

下峪口矿是一座拥有54年历史的老矿,生产系统复杂,多元灾害耦合叠加,针对特殊生产条件,解决制约安全生产中“卡脖子”难题,开展了“揭榜挂帅”活动,为人才干事创业搭建舞台,进一步挖掘矿井“新质生产力”。

今年5月,该矿开展了科研攻关“揭榜挂帅”活动,设置了奖金激励办法及相关考核要求,10个项目负责人与总工程师签订目标责任状,各分管矿领导实时跟进项目,提供技术支持、检测成果,有序推进揭榜挂帅形成长效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基于生产需要,我们技术人员自主设计并制造了“抽、排、卸一体式新型防喷装置”,此项科技创新项目荣获5项国家专利,破解了打钻瓦斯治理难题……”该矿通风管理部技术员周三宁自豪地说。

下矿实操培训

建立多元平台,育技术专才

聚焦高技能人才培养,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真正形成新质生产力。该矿探索贯通式教学、研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的尝试和创新,先后开办了“青年人才培训班”“问道”“学标准、知标准、用标准”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培训班,通过导师经历分享、解答线上问题、学员提问交流等集教学、访谈、提问、解答、研讨多种方式于一体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坚持加强职工操作技能培训,结合井下岗位工作实际,建立了斜巷提升、综掘机司机、维修电工等十9座实训基地,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职工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如何培养人”角度出发,与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分别建立了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共同培养大批适应矿井发展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校企联合、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不仅为矿“人才强企、科技兴企”战略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新鲜血液,也开创了“校企合作、产学共赢”的新局面。”该矿人力资源部部长杨广生欣喜地说。

微信图片_20240904105410

聚匠心匠力,播创新种子

该矿以创新劳模工匠示范引领工作机制为抓手,开展劳模工匠“师徒结对”活动,按照“一带一”结对“传帮带”模式,通过思想上引导、业务上指导、心理上疏导等方式,提升职工职业素质能力,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以劳动模范挂帅,高技能人才带头,建立了职工创新工作室,激发和调动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工作室成立至今,共征集职工创新成果500余项,其中300多项获得公司职工“五小”创新奖励,40余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煤炭企业优秀“五小”创新成果、陕西省职工科技节金、银、铜奖等奖项。工作室被陕西省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命名为“焦方毅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被陕西省总工会命名为“陕西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列为全省20家示范性创新工作室观摩学习点之一。

“‘焦方毅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已成为劳模和专业技术人员、职工的创新攻坚克难阵地和青年职工快速成长的摇篮。”该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世权说。(公慧)

责任编辑:张伟